新闻中心 > 要闻

我的知青父母

作者:李 莉

来源:中国档案报

2017-12-27 星期三

????1973年,我的父亲17岁。那年,他刚刚步入高中便响应国家号召,前往呼和浩特市巧报公社讨号板大队插队。1975年,我的母亲也来到这里插队,成为一名知青。

????当时一个大队分为4个小队,知青们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。他们住在讨号板小学里,宿舍是利用废弃的教室改造而成的,每个宿舍里面盘一个大通铺的炕,炕上挤7个人。父亲说,这个大炕从来没有烧过,所以睡上去又冷又硬。他们的早餐和晚餐都是玉米面窝头配小米稀粥,午饭是一顿烩菜加白面馒头,烩菜里基本只有白菜和土豆,粉条和豆腐对于他们都是很难才能吃上的一顿美食。在那个时候,基本吃不到肉,如果正好赶上大队里有老弱的牛马不能继续劳动时,知青们就会逐级向上申请,经过批准,牛马被宰杀后分给大家吃,但是这样的情况四五年才能赶上一次。

????知青下乡是和农民一起劳作,早晨一出太阳就开工,中午太阳正当头收工,下午大概两点时继续出工,直到日头下山。父亲说,那时候村里基本没有表,人们干活也从来不看表,他们都是依着农民的习惯“伴着”太阳搞生产,是真真切切的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。知青生活是没有休息日的,冬天收工了才可以放假回家。一般是从3月干到10月。

????每个知青都有一个小本,晚上收工后,统一交给小队长拿到专门负责记工分的人那里,记录每天挣的工分。当时,知青基本是和农民一起平地、浇地、栽树、拔草、收庄稼,根据每项工作的轻重程度以及个人付出的劳动多少给予相应的工分。男工基本是一天10分,女工相对干一些轻松的工作,一天挣7个到8个工分。这些工分在年底会转换成钱和粮食,10分算一个工,一个工折合人民币7毛钱。也就是说,知青们辛苦劳作一天的收入基本是5毛钱到7毛钱。年底收工时,工分中固定的部分拿来换取粮食,剩余的工分便以现金的形式发放到个人手中,有些知青工分比较少,不够换取固定的粮食,还需要自己交钱补齐。父亲说,这是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”最简单直接的体现。

????此外,知青们还组成青年突击队,在每天收工后义务劳动,一般是栽树除草,这部分劳动是不挣工分的。遇上洪水暴雨,还要冲在抗洪抢险一线。一年的劳作结束后,知青们可以放假回家,但是还需要参加公社组织的民兵训练。

????下乡插队后,父亲觉得书本是万万不能丢掉的,于是在这些日常工作之余,他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了一些关于建筑的知识,下乡两年后,他便在建筑知识方面有所收获。后来,西把栅乡政府要建办公房,父亲便被抽调去盖房子,之后还参与了西把栅农具厂的建设,以及为郊区水委会打井的工作。1978年,母亲返城分配工作一年之后,父亲也告别了插队6年的地方,赴新的工作岗位。

????上山下乡给了父母不一样的经历,还对生活工作有了全新认识,让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应该怎么去实现。回城后,父亲一边工作,一边重新拿起书本,开始系统正规地学习他感兴趣的建筑专业知识。母亲说,父亲拿到大专毕业证书那天,就像一个拿到双百的小学生兴高采烈。若干年后,我依稀记得,当父亲把一个又一个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拿回家的时候,那种雀跃和满足真的像一个孩子。

????在父亲看来,丰富的生活阅历往往成为人生的字典,知青的经历充实了他对辛苦的诠释。他说,他不想把知青那段艰苦的岁月定义为苦难或艰辛,在他看来,辛苦这个词包含很多不同程度的付出和收获。这段艰辛的经历,甚至成为他们这一代知青们骨子里的“钙”,撑起他们性格中的韧性,也让这一代人更为懂得感恩的意义。正因为在艰苦的环境下和特殊的时代要求中,他们耳濡目染,亲身经历并接受着最真实的国情教育,了解到底层人民的生活,更彻底地学会脚踏实地的生活。

????父亲对我说,他们那一代人从小立志建设共产主义,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,担当、责任、无私奉献、默默耕耘贯穿于他们整个青年时期。因此,在后来的生活中,尽管经受了岁月动荡,但是他们身上特有的坚韧品格不会被磨难所屈服。他们最大的特点是韧劲十足的性格和服从大局的意识,最宝贵的收获是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吃苦耐劳和坚强果敢的核心意义。

????我曾看过一篇讲述知青生活的文章,对于知青的评价言简意赅且恰到好处。文中指出:“在千百万平凡劳作,为共和国繁荣富强无私奉献的普通人中,更有许多都是上过山下过乡的知识青年,那段历史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历练财富……知青的历练与共和国的脚印是连在一起的。”作为知青的后代,父母身上最朴实无华却也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对我影响很深。后来,父亲对我说,这些品质不是他们个别人的,是这一代人的,他们勇敢、拼搏、勤劳、脚踏实地。他常对我说,他不强求我多么出色,只要求我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,做一个脚踏实地无愧于心的人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描绘最真实最踏实的生活,无论任何时候都勇敢和坚韧地面对生活给予的幸运或挑战,要时刻告诉自己,所有流过的汗水、做过的工作、掌握的技能都是自己骨子里的底气。

????父母曾对我说:“女儿,你无法选择成为白雪公主,但你却可以成为白马公主,不管王子出不出现,恶魔存不存在,生活是锦衣玉食还是布满荆棘,你都要学会驯马的本事,锻炼坚韧的性格,不忘最初的信仰,不管是脚踩水晶鞋还是马丁靴,都会活得风生水起。如果生活赐予你一路扬帆,你就享受精彩,如果生活决定历练你,你就鲜衣怒马潇潇洒洒,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,骄傲地奔驰。”

????原载于《中国档案报》2017年12月25日 总第3160期 第四版

 
 
责任编辑:王亚楠
 
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