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女同性戀被稱為「百合」?淺談這個美麗又帶有隱喻的名字
「百合」這個詞,在中文語境中,經常被用來指稱女性之間的愛情,尤其是在ACG(動畫、漫畫、遊戲)作品中更是常見。但為什麼是百合?這個看似與愛情毫不相關的花朵,究竟如何成為女同性戀的代名詞呢?
要理解這個美麗的稱呼,需要回溯到日本文化與次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。儘管網路上流傳著各種說法,但通常認為「百合」一詞的起源與1970年代的日本情色文化,以及隨後的少女漫畫浪潮息息相關。
最早的線索指向日本情色雜誌《薔薇族》。這本雜誌以男性同性戀族群為主要讀者,而當時的編輯長伊藤文學,為了區分男性同性戀與女性同性戀,提出了「百合族」這個概念,用以指稱喜歡少女情誼的女性族群。這個概念的靈感可能來自於少女雜誌中,常以百合花作為純潔、柔美的意象,來描繪女性間的友誼。
然而,真正讓「百合」這個概念普及化的,是1982年上映的電影《水手服百合族》。這部電影以女子高中為背景,描繪了少女之間曖昧而純潔的情感,進一步強化了「百合」與少女、純情、以及女性之間的愛慕情愫的連結。
從此之後,「百合」開始在少女漫畫、小說等領域中被廣泛運用。相較於其他更為直接的稱呼,「百合」帶有一種含蓄、唯美的意境,更符合當時社會對女性情誼的想像。它並非直白地指向性行為,而是著重於情感的交流、精神的依賴,以及純粹的愛慕。
值得一提的是,隨著時間的推移,「百合」的涵義也逐漸擴展。如今,「百合」不僅僅指涉少女之間的純情,也涵蓋了更廣泛的女性同性戀愛情。它不再僅僅是一種含蓄的隱喻,而逐漸成為一種明確的識別符號,代表著女性之間的愛慕與情誼。
總而言之,「百合」作為女同性戀的代名詞,並非一蹴可幾的。它經歷了情色文化的醞釀、少女漫畫的推波助瀾,以及社會文化的演變,才最終成為一個美麗而充滿詩意的稱呼。它代表的不僅僅是性傾向,更是一種對女性間純粹、美麗愛情的嚮往與讚美。
#同性 愛 #女同 由來 #百合 稱呼